2018年5月26日美國癌癥研究所和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在《2017肺癌飲食、營養和鍛煉報告》基礎上發布了2018年修訂版。
肺癌發病機制簡要介紹
煙草煙霧和其他吸入顆粒(如煤焦油或石棉)中的致癌物質可直接與肺細胞的DNA相互作用。由于整個肺部暴露于吸入的致癌物質,多個部位可能積累不同的癌變,導致不同類型的細胞產生多種癌。
慢性炎癥也是引發肺癌的重要原因,慢性炎癥可使正常肺細胞暴露于炎性介質并反復損傷,從而發生癌變。目前,正在研究吸煙者(肺癌高危人群)的粘膜分子變化。
肺組織結構功能異常及出現原位癌等組織病理學改變,是浸潤性肺癌的預測因素。肺癌的發病過程可能需要數十年,取決于該患者暴露于致癌因素的劑量反應關系。
肺腺癌患者可能有慢性肺病的相關病史,如硬皮病、類風濕性疾病、結節病或結核病。
已證實的肺癌病因
1、吸煙: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原因。據估計,超過90%的男性病例和80%以上的女性病例因吸煙引發,從不吸煙者因被動吸煙也可能患肺癌。
2、環境污染:與肺癌發病相關的職業和環境致癌物,包括石棉、結晶二氧化硅、氡、多環芳烴和重金屬的混合物及燃燒木材和煤炭進行烹飪和取暖所產生的空氣污染。
3、肺部疾病:肺氣腫史(風險增加144%)、慢性支氣管炎(47%)、肺結核(48%)或肺炎(57%)與肺癌風險增加有關。
對于長期吸煙的患者,如何才能預防和早發現肺癌呢?
肺癌不像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宮頸癌那樣有準確的早期診斷方法。
醫學界經常用“三個80%”來描述肺癌的發病和診斷情況:
①約有80%的肺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其病情已經到了中晚期。
②在肺癌患者中,約有80%的人患的是非小細胞肺癌。
③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約有80%的人患的是肺腺癌。這些情況表明,吸煙者應積極預防肺癌或在早期發現肺癌,盡量減少該病的發病率,并爭取得到早期治療的機會。
1.應堅持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堅持每年進行健康體檢是預防和早期發現肺癌的重要措施。
吸煙者在進行體檢時不應只做胸透和拍正位胸片,因為做胸透時看不到較小的早期肺部病變,只拍正位胸片則觀察不到心影后、心膈角等處的腫瘤。
因此,吸煙者在體檢中至少應拍正位和側位兩種胸片。吸煙時間超過20年、每天吸煙超過一包的人則應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掃描。
2.應警惕肺部的異常癥狀。不吸煙者若突然出現了咳嗽、痰中帶血的癥狀,一般都會去醫院進行診治。
但吸煙者在出現這些癥狀時,往往會認為是由于自己過于勞累或抽煙過多導致的。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專家認為,吸煙者在出現痰中帶血、刺激性干咳、控制不住的干咳或咳嗽的規律、特點發生明顯變化時,都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呼吸科或腫瘤科進行診治。
此外,吸煙者若反復地發生難以痊愈的肺炎,也應高度警惕患有肺癌的可能性。
3.應定期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查。吸煙者可每年做一次腫瘤標志物檢查,以便早發現肺部的病變。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查可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發現人體內的早期腫瘤病變。
參考:<熒光支氣管鏡檢查—讓早期肺癌無處遁行>,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