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剛滿10歲,是一個活潑好動、聰明美麗的女孩子。據她媽媽說,甜甜一年前感覺右膝部隱隱作痛,由于輕微疼痛并不影響運動,所以也沒在意。
入院前一個月,甜甜已明顯感到疼痛加重,有時半夜疼得睡不著,她才告訴媽媽。
在當地縣醫院,醫生讓甜甜敷了中藥,并做了按摩。沒想到三天后,甜甜腿部竟然疼痛得不能走路了。
焦急萬分的家人把她送到了大醫院檢查,做完MRI才發現,甜甜得了骨肉瘤。甜甜的父母悲痛欲絕,他們怎么也不相信,聰明漂亮的女兒會得這種病。
在腫瘤內科,像甜甜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可能,在一間病房住院患者中就有不少孩子,他們年齡大不相同,但可能具有一些共性,比如活潑好動,而這些孩子很有可能都是骨肉瘤患者。
那么,孩子患上骨肉瘤是否與運動有關呢?這種病有哪些特點呢?目前又有哪些治療手段?針對這些問題,今天,將一一進行解答。
骨肉瘤確診已是晚期,傳統治療只能截肢
骨肉瘤患者年齡多為10-25歲的青少年,可發生于骨頭的任何部位,而常見部位主要為膝關節周圍,早期癥狀是一種不典型的疼痛并伴有紅腫。
然而,由于孩子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因此這樣的癥狀常常被誤認為是生長性骨痛,不能引起家長重視。
于是,這也造成孩子一旦疼痛加重,前往醫院檢查,就已經是晚期的情況。
有資料顯示,骨腫瘤的得病原因與遺傳、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有關,部分骨肉瘤是由良性骨腫瘤、慢性骨髓炎惡變而成,還有些是放射線引起的,但新具體發病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至于運動,醫學界認為,運動不是患上骨腫瘤的直接原因,但因運動引起的碰撞、拉傷等卻可能促使腫瘤進展。
除了發病原因不明確外,相對于其他腫瘤而言,骨肉瘤的危害性還特別大。
該腫瘤發病年齡輕,并且通過血液轉移,如果治療不得當或者不及時,很快會危及生命。在過去,骨肉瘤的治療方法多為截肢。
如此,不難想象,由于患者年齡不大,截肢是多么的殘酷!
手術+化療,治療關鍵在于對藥物敏感程度
一般而言,小孩子患上骨肉瘤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有資料顯示,每十萬人口中只有2-3個人患上此病。盡管如此,如果孩子膝關節周圍疼痛,家長仍不可以掉以輕心。
不過好在,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保肢治療逐漸成為主流趨勢。這種治療方式需要配合術前術后化療。該治療方案可使患者五年存活率由不足20%增加到50%以上。
根據現有資料顯示,術前化療可縮小瘤體,并形成假包膜,為保肢創造條件。
對于靜脈化療療效不佳的患者還可考慮使用動脈灌注化療,以提高腫瘤的壞死率,減少復發,最大限度地保住患者的肢體和生命。
目前,骨肉瘤主要采用“新輔助化療——外科手術——輔助化療”的方案進行治療,而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通常,每個患者會選用兩種以上藥物聯合化療。
而對每個患者而言,治療的關鍵是看他手術前化療時對藥物的敏感程度,術前化療時間一般為2-3個月,如果化療效果好,就為手術成功創造了條件,正規治療效果也會更好。
腿痛不只是骨肉瘤,及時就診很重要
當然,孩子腿疼的原因由很多,骨腫瘤只是其中一部分。
對于5-15歲的孩子來說,腿疼還要注意佝僂病的發生,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在長身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增加,如果缺乏維生素D和鈣即可發生此病,到醫院檢查可發現骨密度及鈣含量降低。患此病的孩子應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
此外,有的孩子患上了呼吸道感染也會引起腿疼,只有等到上呼吸道感染好轉后,腿疼才會慢慢隨之消失。
這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起膝關節骨膜炎所致,只要好好休息,適當限制活動,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很快即可痊愈。
總之,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痛,應該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延誤診斷,耽誤病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