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前沿!這些腫瘤標志物可以精確預測乳腺癌生存期

    目前諸多的癌癥相關腫瘤標志物研究更著重于癌癥早篩早診,以使患者能在發病早期通過手術進行切除根治,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預后。

    早期篩查手段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死亡率,但同時也有一定局限性。

    對生存率不斷改善的預后及復發指標研究,可更好的評估病情,延長生存期,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狀況。

    今天為大家介紹兩個前沿資訊,了解一下這些可以精確判斷預后并提供治療新思路的“未來之星”!

    視網膜病變的基因標志物可以預測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聽著題目有點奇怪,研究視網膜病變的基因怎么就能預測乳腺癌呢?

    看似不沾邊,其實并不然。

    癌癥和視網膜病變是典型的兩個血管生成依賴性疾病,血管生成是指從已存在的血管中形成新的血管。

    其中,腫瘤的生長依賴于血液中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持續供應,在病理狀態中,血管生成的腫瘤越多,對患者的侵襲性越強。

    巴西圣保羅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癌癥研究所共同進行了這項研究:對視網膜病變(氧誘導視網膜病變,簡稱OIR)的小鼠模型,調節氧氣水平以觀察其在生理和病理下血管生成的差異,最后確定血管生成的分子基因特征。

    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153個與血管生成相關的基因,通過分析比對,確定了149個與人類同源的基因。

    研究繼續通過計算器算法再次分析了約2000名患者的數據,最終確定了11個在預后指標方面表現最好的病理性血管生成相關基因。

    最后,研究人員對1000名患者進行驗證,結果表明,這些標志物準確的預測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不過,該實驗對HER2陽性的患者沒有預測價值,因為HER2陽性患者的細胞結構非常活躍,無論缺氧與否,都會導致血管生成素的增加。

    該實驗所得到的OIR基因標志物可以和其他的腫瘤標志物聯合使用,以此預測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可以為靶向藥的研發提供新的治療思路。

    循環腫瘤細胞可預測乳腺癌復發和預后

    乳腺癌的傳統預測預后和復發的指標包括ER、PR、HER2等,幫助醫生確定患者的治療方案,并以此判斷生存狀況。但是以上方法受到諸多限制,如:取材次數,檢測方法以及診斷主觀性強等。

    而循環腫瘤標志物(CTCs、ctDNA、ctDNA甲基化、外泌體以及TEP)的取材創傷小,且可同時檢測多種標志物,提供的病情信息也更全面。

    CTCs

    CTCs是指腫瘤脫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的細胞。可以加速腫瘤細胞血液播散轉移的速度;同時具有很強的細胞成團能力,極易發展成循環腫瘤微栓,具有更高的轉移能力;還具有自我種植能力,可滲透基底層回到腫瘤原發灶,進行克隆性增殖。

    這一現象解釋了乳腺癌腫塊在完整切除后仍會復發的原因,說明CTCs是研究乳腺癌復發轉移的關鍵因素。

    2018年全球啟用的 AJCC第八版癌癥分期系統,首次將乳腺癌外周血中的CTCs列為預后提示因子。

    有研究證實,結合CTC總數和間質型CTC比例的標準,可用于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療耐藥性和預后監測同時提出了無進展生存期(PFS)預測的聯合標準:CTC總數≥10/5 mL、間質型CTC比例&gt;10.7%。符合聯合標準的患者PFS明顯短于不符合標準的患者(6.2個月vs 9.9個月)。

    以上研究表明CTCs是與乳腺癌復發和轉移密切相關的外周血循環腫瘤標志物,有望為乳腺癌精準診療提供依據。

    ctDNA

    ctDNA是指在腫瘤患者的血液中,檢測到壞死的腫瘤細胞的一小段DNA。腫瘤患者血液中ctDNA含量遠高于健康人,有研究顯示,ctDNA可早期預測腫瘤復發和轉移,且可以用于檢查治療后是否含有殘存的微小病灶。

    研究者選取了55名新輔助化療后的乳腺癌患者,在單個術后時間點或連續隨訪中檢測ctDNA,發現提高了復發預測的靈敏度,且可以輔助識別具有高復發風險的乳腺癌患者。

    目前ctDNA 越來越多地用于監測癌癥治療期間的微小殘留病灶,雖然研究仍在繼續,但在不久將會被用于復發和晚期病情評估,并為晚期患者提供新的靶點。

    外泌體

    外泌體與細胞的功能狀態關系密切,近幾年外泌體被證實參與調控細胞表面蛋白以及多條細胞通路,調節腫瘤微環境的傳導,在癌癥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研究發現正常乳腺上皮細胞及乳腺癌細胞外泌體的分泌是反向調節關系,即正常乳腺上皮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會抑制乳腺癌細胞分泌,反之亦然。

    這提示密切檢測乳腺癌外泌體的變化可以有效及時地觀察乳腺癌治療療效以及評估復發風險。

    腫瘤血小板

    腫瘤血小板含有一種與正常血小板不同的RNA,可與腫瘤細胞發生相互作用。最近新研究發現,腫瘤血小板可能參與腫瘤生長,并引起全身和局部反應。

    有研究者通過對283個血小板樣品進行mRNA測序,最后確定了腫瘤血小板與腫瘤的相關性。

    該研究對比了55名健康人和 228 例有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腫瘤患者的TEPs,腫瘤復發預測準確率達96%,且發現在6種不同腫瘤類型中,原發腫瘤位置被正確識別,準確率為 71%。

    該研究結果表明,腫瘤血小板與腫瘤復發、轉移、多發原位癌發生發展均有關,可能成為“液體活檢”的一部分,用于乳腺癌的復發和晚期病情評價。

    乳腺癌病情進展往往從微轉移開始,見微知著有助于早期定位復發及轉移的高危人群,減少腫瘤復發轉移及提高患者生存率。

    尤其是近年來乳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不斷提高,部分患者的預后與TNM分期出入較大,

    很多TNM中晚期的患者已經可以生存更久,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標志物,為患者制定更符合其病情的診斷和分期標準,從而更精確評估患者復發和晚期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在研究過程中,仍將繼續發掘其可能存在的作為藥物新靶點的治療思路,多管齊下延長生存期。

    參考來源: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2-genetic-signature-kinds-breast-cancer.html

    2.A transcriptome-based signature of 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 predicts breast cancer patient survival. Rodrigo Guarischi-SousaID, et al.

    3. 循環腫瘤標志物在乳腺癌復發和預后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郭遠薇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