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得了胃炎,會不會變成胃癌呀?”劉姐聽說胃炎會轉變成胃癌,立馬跑到醫院問醫生。
醫生聽完無奈地說:你的情況不會。
這下,劉姐才算放心。
其實,劉姐的擔心并非多余,生活中有很多小病,確實會發展成癌癥。
癌癥的發生會經歷幾個過程
種子階段:癌前病變就是癌癥的種子階段,就是發生的一些疾病有可能會誘發癌癥,比如“萎縮性胃炎”、“慢性腸胃炎”、“黏膜白斑病變”、“乳腺囊性增生”等等,但是這個時候還不是癌癥,如果能夠及時的治療,就可以把疾病控制在萌芽階段,避免癌癥的發生。
樹苗階段:原位癌是癌癥的樹苗階段,也就是早期階段,這個時候的腫瘤局限在一個部位,并沒有對周邊產生侵犯和浸潤,因為沒有浸潤發生,所以在醫學上原位癌并不視為真正的癌癥。
如早期的子宮頸癌癥一般都是原位癌,這個時候進行手術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100%。
大樹階段: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給了小樹苗成長的時間,小樹苗就有可能慢慢長成參天大樹,
在癌癥發展中就是形成浸潤癌,癌細胞開始向更深的地方侵襲,這個時候就已經是真正的癌癥了,如我們平常說的乳腺癌、肝癌、結腸癌都是浸潤癌。
這個時候的治療難度已經很大了,大樹很難連根拔起,及時砍掉了主干,細枝末葉留下來就有可能會在發芽,就是出現復發的癥狀。
播散種子的階段:當樹木長得足夠大,就開始到處開枝散葉、撒播種子,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癌癥轉移的發生。
癌癥轉移一般會通過血液轉移、淋巴轉移,我們都知道血液和淋巴遍布全身,所以癌癥細胞就有可能轉移到身體的任意部位,這個時候就進入癌癥晚期了,治療的難度很大。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癌癥的發生不是忽然患癌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可以在種子階段介入治療就會避免癌癥的發生,
如果在樹苗階段介入治療就有機會達到100%的治愈,所以雖然劉姐有點擔憂過度,但是出現不適癥狀及時去咨詢醫生的做法還是非常可取的。
癌前病變階段發現,大部分患者都能避免死亡
癌前病變的階段是阻擊癌癥的最好機會,這個時候還沒有形成癌癥,只是一個疾病發生的過程,是可逆的可治愈的。
癌前病變一般的疾病表現就是各類炎癥,比如食道炎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慢性腸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變等等。
癌前病變一般通過體檢是可以發現的,所以一定要有定期體檢的習慣,當檢查發現了癌前病變的可能性之后,一定要立即進行就醫和治療,這個時候疾病都是良性的,很容易控制和治愈,把癌癥扼殺在萌芽階段。
五種小病可能會發展成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一般是由于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引起,比較常見,很容易反復發作,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持續發展就有可能演變成胃癌。
慢性萎縮胃炎患者一般容易出現燒心、消化不良、胃脹、大便異常、貧血等癥狀。所以出現這些癥狀,千萬不要當成小病不當一回事,還是要及時治療的。
肝硬化:肝硬化一般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據數據統計,在中國,每10萬人中就有17人患肝硬化。
肝硬化在早期沒有明顯感覺,但是在中后期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并發癥,比如黃疸、脾臟腫大、腹水等,病人會比較痛苦,嚴重的還會惡化為肝癌。
乙肝疫苗是有效防止肝病的一種手段,但是萬一感染了乙肝病毒,就要及時治療,盡可能把病毒消滅在初期階段。
腺瘤性腸息肉:腸息肉是大腸腔內粘膜表面局部增生的一種病變。腺瘤性腸息肉的危險系數很高,有較大的惡變可能性,數據顯示,一個2公分以上的腺瘤性腸息肉癌變幾率約為25-50%。
腺瘤性腸息肉患者經常會出現的癥狀就是便血、腹脹或腹痛。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就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乳腺非典型增生:具有潛在的癌變幾率,乳腺非典型增生就是出了增生意外,還有一些細胞發生了一些變異,這些變異的細胞就有癌變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感覺胸部不適,有不規則的疼痛感,一定要到醫院確診,如果是乳腺非典型增生,建議及早進行手術處理,避免惡化。
黏膜白斑:黏膜白斑病是指發生于口腔或外陰等處黏膜的白色角化性疾病。這種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有惡變為癌癥的傾向,惡變率為4%~6%。
黏膜白斑病的發病原因目前還沒有明確,一般認識是全身的綜合性疾病,臨床也是采取局部與全身相結合的治療方案。如果出現這個病癥,要及時治療,一旦癌變立即手術切除。
當我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擔心,這個病會不會惡化,會不會得癌癥?其實,這個擔心是多余的,即使發現了癌前病變,只要及時就醫治療,就可以遠離癌癥的。
所以,最關鍵的還是要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資料:
1、《癌前病變成未來主戰場》.健康時報.2013-11-04
2、《癌前病變者三月復查一次》.健康時報.2015-02-04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