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日本埼玉縣一名名叫相田的71歲老人,在體檢中發現自己得了肺癌。醫生詳細詢問了他的職業史,懷疑與他長時間的吸入石棉有關。
相田是園藝工人,他每周要采購蛇紋巖兩三次,有時還需要用電動工具對是蛇紋巖進行切削等二次加工,作為工藝石頭銷售。在工作中,因為相田并不知道蛇紋巖含有石棉,因此并未佩戴口罩,也沒有其他防護措施。
之后,醫生做手術摘除了相田的部分肺部組織,并在其中檢測出了超過規定標準幾倍的石棉。相關部門因此認定相田患肺癌為勞動災害。
警惕:除了蛇紋巖,石棉還存在于我們身邊很多地方
其實石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還是很高的,由于它的耐高溫、絕熱等特點,石棉成了工業中最廣泛使用的保溫材料之一。
比如南方地區,石棉較多地用于工業領域,如作為保溫材料覆蓋在大型鍋爐的外側;而到了北方地區,因為冬季的溫度較低,所以會使用石棉來作為保溫的材料,比如戶外的輸油管、水管等,都會裹上一層石棉材料用于保溫。
在建筑材料中,也會使用到石棉。建筑工人通常會在水泥中摻入10%至20%的石棉制成的石棉水泥,用于墻板中可以更好的隔音、隔熱。
除此之外,石棉還被用在醫療測試儀器,實驗室燒瓶,試管,氧氣生產,鐵路枕木,橡膠加工廠等等。
總的來說,石棉價格比較低廉,制作也比較簡單,又有隔熱保溫的功效,所以,世界各國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都曾大量使用石棉,我國也不例外。
石棉應用范圍雖廣,但是可能致癌!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院長張幸研究團隊表示:長期低濃度接觸石棉會明顯增加間皮瘤的發病風險,而間皮瘤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腫瘤,不僅診斷難度高,治療難度也大,平均存活期只有1年,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36歲的謝先生被診斷為間皮瘤前,曾在煉鋼廠工作,而煉鋼廠的保溫材料用的就是石棉,這種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慢慢釋放出微小的石棉纖維粉塵,通過呼吸道侵入到工人的身體中,時間久了,可導致石棉肺。
此外,有研究利用瑞典的家族性癌癥數據庫,納入了6866574人作為范本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家族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均從事過接觸石棉的職業,如化學/生物工人、電工、水管工、機械、紡織和皮革工人以及焊工。
但是由于石棉引起的間皮瘤可潛伏數十年、二十年、甚至四十年,漫長的潛伏期,讓很多人忽略了石棉的危害,往往因此錯過最佳的診治時機。
正確認識:石棉的致癌危險跟它的狀態有關
雖然石棉跟多種癌癥有聯系,但是我們要認識到一點:一般來說,靜止狀態的石棉是安全的,但是一定要警惕含石棉的材料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釋放出石棉纖維。
石棉纖維非常細小,肉眼幾乎看不見,這些物質漂浮在空氣中時很容易被人體吸入,例如進行舊房改造和裝修時,鋸、鉆石棉水泥墻壁、石棉壁板;刮石棉屋頂涂層;打磨瓷磚,刮或打磨地板或地毯底襯也會釋放石棉纖維。
被吸入的石棉纖維會附著并沉積在肺部,人體長期吸入一定量的石棉纖維,就會引起石棉肺,甚至是肺癌、胸膜間皮瘤等嚴重疾病。
另外,很多人會問,既然石棉是一級致癌物,為何電飯鍋中仍允許大量放入?其實這也與它的狀態有關。
電飯鍋中使用的石棉一般是在鍋膽外圈或者電熱元器件周圍使用的保溫絕緣材料,并沒有直接接觸到食物。而內部封閉正常使用下也不會產生石棉纖維粉塵泄漏,所以對使用者不容易成傷害。
同時,這里也給大家提個醒:不要自行拆解或者修理電熱鍋中,鍋出現問題最好交給專業的維修工修理,避免錯誤的操作,意外將石棉粉塵釋放到空氣中,從而危及自身健康。
生活中如何避免石棉傷害?
第一當然是要做好防護工作,像一些比較老的住宅的天花板,管路的絕熱、隔音材料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石棉制品,當這些石棉材料被拆修、切割、重塑時,會有大量細小的石棉纖維飄散在空氣中,所以,這時作業者一定要佩戴好防塵口罩,做好防護工作。
此外,由于石棉的纖維很小,所以很容易附著在人體,所以作業者在結束工作離開后應及時洗澡換衣,以免威脅自身與他人的健康。
長期從事石棉加工的人員建議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如果條件允許可變換工作崗位,避免長期接觸石棉纖維。
平時也要注意密切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出現反復咳嗽、胸悶則盡快就醫。
盡量采用綠色交通,因為有研究表示,每踩一次剎車,則因剎車碟磨損而逸出的石棉纖維即彌漫在空氣中,像交通比較擁擠的大城市,地面及空氣中累積的石棉纖維灰塵已到危險程度,需要引起重視。
現在城市中禁止興建石棉及石棉加工廠,如果是已建工廠,則增設高效除塵裝置,加強個人防護,并且通過法規限制使用石棉制品。
總結:石棉有一定的致癌風險,但是它的使用范圍又比較廣泛,所以大家最好適當了解石棉的相關知識,以便于做好防護。
參考資料:
[1]《那么,在我們生活中哪里會用到石棉?》. 浙江在線今日早報.2015-08-04.
[3]《生活中我們如何避免石棉的危害 》.石棉與間皮瘤.2018-12-1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