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生活拼命攢錢買房子,好不容易有了家,卻發現自己沒了生活。”35歲的阿杰工作9年,攢下了一線城市房子的首付,卻在一次體檢中查出肝癌。
阿杰是客戶經理,應酬也是工作,飯局免不了抽煙喝酒,飯局后還有聚會應酬,幾年如一日,阿杰拼命地想要在大城市落腳,“大城市才有機會,才有實現階級跳躍的可能性。”只不過現在,一切都成了幻影。
面對癌癥,他首先是不甘愿,阿杰“每天夜里醒來身上全是汗,非常焦慮,非常煎熬。為什么是我?那么多人,怎么偏偏就找上我了?”
癌癥呈現年輕化發病趨勢
35歲的阿杰詫異自己這么年輕也能得癌癥,在他的印象中,要上了50歲的人才有可能得癌,可事實上,近幾年,癌癥正呈現年輕化的發病趨勢。
根據我國腫瘤年報的統計,近20年來,癌癥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乳腺癌、結腸癌、甲狀腺癌以及肺癌,發病的年齡均出現了提前。以乳腺
癌為例,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乳腺癌的高發期提前了10年左右。美國乳腺癌患者60歲以上是高發期,我國女性的高發期卻在50歲左右。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年,20歲到39歲的群體,每10萬人中大概有40個癌癥患者,到了2013年,這一數字變成了70個,上漲了80%。
年輕人得癌,這些因素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癌癥發病越來越年輕化,這其中的原因跟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煙不離手,酒不忌口
現今20歲到50歲之間的龐大群體,有多少人不喝酒不抽煙呢?雖然特定區域比如商場或高鐵上,禁煙的措施已經推行了好幾年,但是在公共場所和家里,噴云吐霧的人依舊不少。不光男性抽煙,女性抽煙的比例也在增加。
至于喝酒,每晚的夜市大排檔以及大小飯館,無論你是年薪百萬,還是身無分文欠著網貸,推杯換盞的姿態都一模一樣而且動作一氣呵成十分純熟。有的人是為了應酬,有的人是朋友相聚。在這種酒精碰撞的場合,自然也少不了煙霧繚繞的陪伴。
抽煙喝酒,哪怕是小孩子,也知道這兩樣東西有很大的致癌性。然而在現代社會,成年人卻很難徹底擺脫它們,甚至成了煙酒的“俘虜”。
熬夜爆肝,作息紊亂
現代生活工作壓力大,大部分人睡得越來越晚、休息得越來越少。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后,熬夜的現象在各個年齡段都顯著增加。
久而久之,人體內分泌失調,失眠接踵而至。當人體的代謝功能失衡時,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持續的時間長了,身體自然會垮下去。
久坐不動,缺乏鍛煉
如今很多工作都是坐著辦公,待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即使下班不工作的時候,主動選擇運動的成年人也少之又少。在單位坐一天,回家又“葛優躺”,身體缺乏鍛煉,久而久之,頸椎病、腰背痛、肥胖等便容易找上門。
再加上現代的飲食結構越來越精細化,很多高脂肪、高蛋白、高油高鹽的食物被攝入,久坐不動,食物長時間聚積在胃腸,便會加重胃腸負荷,容易導致胃腸疾病的發生。
過度消耗,忘記體檢
誰都知道,現代的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由于信息傳播便捷,上一秒的工作,下一秒就能傳達給你。
當人們運轉的節奏越來越快的時候,身體的機能也在不斷被消耗。中國的經濟在高速發展,而我們的慢性病也日益突出,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老年病”正逐漸向年輕群體蔓延。
然而現實中,大多數人習慣疾病發生了才去看醫生,而不是日常就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在沒病的時候做好預防措施。尤其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群體,主動選擇體檢的比例并不高。
也難怪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50歲之前你拼命賺錢,50歲以后你拿錢換命。透支身體,再加上各種各樣不良的生活習慣,人體的各個臟器怎么能吃得消?
癌癥本來就是人體內部失衡而引發細胞變異的疾病,不珍愛自己的身體,自然容易被它找上門。
拼命的同時,也得惜命
年輕人要敢于“拼命”,但也要學會惜命。身體是本錢,照顧好自己,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提高生活質量。
首先要學會放下手機。同學聚會、家庭陪伴、上下班途中、吃飯洗澡過程中……要說日常中最不能缺少的東西,或許就是人人捧在手中的手機了。
然而對手機產生依賴,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疾病癥狀和心理疾病癥狀,如眼睛干澀、脹痛;肩僵脖痛、手指發麻;焦躁不安、睡眠紊亂等。
想要身體重新煥發活力,第一步得擺脫手機的束縛,嘗試用其他的方式與世界進行連接,你會發現也不是非手機不可。
要學著去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不要把兩者混淆,以致自己的身體永遠處在運轉的狀態。身體得不到休息,工作效率也會低下,進一步又會影響到你工作的進展。
這樣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工作沒做好,身體也沒照顧好,最終是兩者皆沒有得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想要事半功倍,就得先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才行。
調整心態,量力而行。現代生活壓力大是顯而易見的,可多數情況下,這種壓力都是自我賦予和從對比中得到的。相互之間,攀比成風,他有房子汽車,我也必須得有;他的汽車貴,我也必須得換個好的。人們通過相互間不斷的攀比來麻痹自己,卻絲毫不顧及身體的上限在哪里。
有數據統計,現代社會,30歲左右猝死的人,90%以上都是因為過勞。身體垮了,即便得到了想要的,也無福享受。
在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同時,35歲開始,成年人還要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很多癌癥之所以發病很快,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沒能及時發現,延誤了治療。
而事實上,目前針對癌癥的治療,如果能夠做到早發現,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能夠預防,三分之一能夠通過積極的治療來延長壽命。
有一個好身體,你才有可能擁有一切。所以,在拼命路上的年輕人,把速度降低一些吧。你拼命得到的東西,如果在未來不能享受它,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其實,人體病變的過程,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而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久坐不動、飲食不健康等壞習慣,都是給未來身體的病變增添可能性。所以,用犧牲身體健康的辦法去換取未來的生活,實在是得不償失。
參考資料:
[1]《惡性腫瘤呈現年輕化趨勢.為什么會這樣?》.人民日報.2018年4月19日
[2]《我國癌癥患者愈發年輕化!究竟為何?》.麻省醫療國際.2017年3月16日
[3]《癌癥真的“年輕化”了嗎?》.虎嗅網.2020年4月9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