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精彩紛呈的思想碰撞,一場敬衛大師精神的學術盛宴。
2020年11月7日,由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材中國藥業”)主辦的“MASTER OF ONCOLOGY”——第一屆衛材腫瘤高峰論壇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地線下會場及線上同步成功召開。
本次腫瘤高峰論壇率先同時突破學科和地域邊界,整場會議進行了三地和線上專家的充分互動,來自肝癌、乳腺癌及甲狀腺癌領域專家學者一同匯聚智慧,分享經驗。
主會場環節
本次會議分為上午的腫瘤高峰論壇主會場以及下午的肝癌、乳腺癌專場。會議伊始,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耿小平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夕春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白春梅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敏山教授和王樹森教授分別在上海、北京以及廣州會場擔任主席并致辭。
在特邀院士致辭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孝平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分別致辭。
陳孝平院士表示:“近幾年來,肝癌治療領域發展迅速,藥物種類不斷增加,靶向治療藥物不再是索拉非尼一枝獨秀,侖伐替尼在肝癌領域不斷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和數據,在此基礎上有可能延伸到其他腫瘤的治療,實現以肝癌為基礎,跨瘤種治療百花齊放的抗腫瘤方案。
并且,侖伐替尼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黑色素瘤以及多種晚期實體瘤的研究已經展現出可喜的進展。”
樊嘉院士表示:“近年來,在診療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其中對于肝癌治療領域最具有里程碑的產品便是侖伐替尼。
侖伐替尼的上市不僅僅是靶向藥物的一次突破進展,更打開了轉化治療、靶向與免疫療法聯用的廣闊前景。但同時,治愈肝癌,我們任重道遠,改善中晚期患者生存是我們的當前的主要目標,對提高我國肝癌生存率意義重大”。
隨后,衛材全球高級副總裁、衛材中國總裁馮艷輝女士在致辭中表示:“伴隨著新型靶向藥物侖伐替尼和乳腺癌新藥艾立布林的成功上市,腫瘤領域已成為衛材中國藥業著力發展的戰略重心之一;
近期,侖伐替尼還將迎來分化型甲狀腺癌適應證的獲批;我們相信,侖伐替尼以及和帕博利珠單抗等藥物的聯合方案將在各位研究者和‘大師’的幫助下繼續成長和綻放光彩,為廣大的肝癌和更多其他瘤種的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方案。
在今年,我們期待侖伐替尼能夠納入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惠及并造福更多的肝癌患者!在未來,我們希望新的創新模式也可以不斷應用到腫瘤領域,服務于廣大醫生的臨床工作并持續改善患者的藥物可及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會議得到了中國初級保健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胡寧寧理事長作為嘉賓出席此次會議并圍繞“大愛·衛愛”發表了主題講話。
她表示:“2019 年1月,在衛材公司支持下,‘衛愛續航-肝癌患者援助項目’正式啟動,項目旨在幫助更多肝細胞癌患者降低經濟負擔,提高生活質量,項目在全國近400家醫院開展,超過1000名專家醫生參與,極大地提升了患者使用創新藥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海蘊新生’乳腺癌患者援助項目于今年10月正式啟動,項目旨在幫助更多低保和低收入的乳腺癌得到長期有效治療,本項目也得到了醫生、患者的高度關注。再次證明了我們的社會援助和支持項目被患者和社會所認可和接受,為他們了帶來實實在在的獲益和價值。
同道致遠,生動四方
在主會場激動人心的啟動儀式后,迎來了學術專場,上午的學術內容分為三個篇章。
第一篇章【同道致遠,生動四方】,陳敏山教授表示靶向治療拉開了腫瘤精準化治療序幕,靶向聯合免疫具有協同作用機制,可進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獲益,在多個瘤種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推動了靶向聯合免疫治療步入2.0新時代。
他還強調肝癌領域是靶向聯合免疫治療的標桿,其在機制探索、臨床及真實世界研究、轉化治療及術后輔助等方面走在時代前列。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從國家政策促進發展、臨床醫療及醫學科研水平提升、中國數據對臨床實踐的指導、中國原研藥物的發展這四個方面詳盡闡述了腫瘤治療發展的中國優勢,為進一步提升中國腫瘤治療水平,改善中國癌癥患者預后指明方向。
合縱連橫,領創未來
第二篇章【合縱連橫,領創未來】,白春梅教授以侖伐替尼為例,從侖伐替尼在多瘤種中的循證證據積累、侖伐替尼聯合治療的機制以及侖伐替尼聯合方案取得的研究進展這三個角度討論了抗腫瘤藥物如何滿足臨床應用預期,深入挖掘了以侖伐替尼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在多瘤種領域的應用潛力。
北京協和醫院林巖松教授指出碘難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生存率較差,目前國內獲批治療手段有限,而隨著臨床證據的積累,靶向藥物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顯著。并且隨著系統性治療的不斷發展,靶向治療聯合免疫治療,靶向治療聯合放射性碘治療都將成為未來的應用方向。
隨后,該篇章在耿小平教授的主持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史穎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張必翔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趙海濤教授圍繞“以靶向為基礎的腫瘤聯合治療”進行了主題討論,
三位教授從肝癌術后輔助治療的應用前景、術前轉化治療的應用及具體方案選擇、針對晚期不可手術患者的應用體會和方案選擇這三個方面展開闡述,最后在靶向聯合方案用于預防肝癌術后復發和轉移、術前轉化實現R0級切除,并且不可切除晚期患者也推薦使用的方面達成共識。
明道優術,希冀共筑
第三篇章【明道優術,希冀共筑】,徐兵河教授針對“臨床指南推動臨床實踐”進行專題報道。他指出在藥品注冊改革的春風下,以創新藥物為代表的中國乳腺癌臨床研究得到快速發展,臨床研究不斷生成的循證醫學證據推動了中國乳腺癌臨床實踐的不斷發展。
其中一項有代表性的中國回顧性臨床研究證實:對于CYP2D6*10突變患者,托瑞米芬與他莫昔芬相比,5年無疾病生存率(DFS)顯著提高,提示療效優于他莫昔芬,這說明托瑞米芬是更適合中國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
他還提到對于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與經典化療藥物相比,艾立布林延長總生存期(OS)達5個月。同時,艾立布林也是目前唯一單藥治療晚期乳腺癌獲得OS改善的化療藥物,是繼蒽環及紫杉后晚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治療選擇。
胡夕春教授則講述了精準醫學指導下的乳腺癌分類治療策略,他強調精準治療要將“正確”的療法用在“適合”的患者上,不同分子亞型的差異是乳腺癌分類治療的基礎,一系列國際多中心大型臨床研究的循證醫學證據為乳腺癌的分類治療策略提供了依據,更是推動了乳腺癌的治療不斷走向精準化。
但相較于靶向藥物的日新月異,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療藥物選擇較為有限,在蒽環類和紫杉類藥物治療耐藥后的后線治療非常棘手。而以艾立布林為代表的新型非紫杉烷類微管蛋白抑制劑的出現,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
艾立布林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能為晚期乳腺癌患者帶來顯著的OS獲益,打破了蒽環/紫杉后化療藥物長年無OS獲益的僵局。
最后胡教授還提到:“對于晚期乳腺癌的化療,我更傾向于將其稱之為艾立布林前時代與艾立布林時代。艾立布林作為21世紀的創新化療藥物,今年終于在中國上市,彌補了我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用藥需求量,為晚期乳腺癌患者延續生命之美”。
該篇章的討論環節在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耿翠芝教授和王樹森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展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段學寧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廖寧教授、天津市腫瘤醫院張瑾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王海波教授圍繞“在免疫和靶向時代化療的價值”進行了主題討論,四位教授從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化療的價值和晚期乳腺癌不同階段化療的目的和價值這兩個方面展開闡述。
他們表示對于Luminal型患者,化療是內分泌治療很好的補充治療手段;對于HER2陽性患者,靶向治療聯合化療展示出非常好的應用前景;而對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化療是基石。
并且在乳腺癌的精準醫療時代,化療始終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在晚期乳腺癌中隨著新型化療藥物如艾立布林的出現,以及與靶向或免疫聯合方案的探索為晚期乳腺癌、尤其是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帶來了生存希望。
最后,王樹森教授、耿小平教授、白春梅教授分別針對主會場的學術篇章作總結。耿小平教授表示靶向或者靶向聯合治療已經成為肝癌外科重要的治療手段,相信在領域同行們的幫助下,原發性肝癌的全程管理會愈加完善,肝癌的5年生存率也將大大提高。
最后他還呼吁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讓更多患者能盡早接受有效且持續的靶向治療。
白春梅教授表示通過第一屆衛材腫瘤高峰論壇,大家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以侖伐替尼為代表的靶向治療在多瘤種中的出色療效,不管是單藥還是聯合治療都積累了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但是侖伐替尼不應只滿足于現有的非凡成就,未來還應該進一步探索挖掘更大的治療潛力。
肝癌多學科治療專場暨樂衛瑪上市兩周年
下午的肝癌多學科分會場依然精彩,三個分會場的學術內容分為兩個篇章:第一篇章【大醫精誠,止于至善】,意在表明隨著系統治療藥物有效率的提高,為肝癌轉化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篇章【行者致遠,明效大驗】,意在突出隨著多學科診療模式在肝癌領域的不斷發展應用,肝癌診療已由傳統的“一對一”模式逐漸轉變為“多對一”模式。
兩個篇章均設置了集熱點和前沿進展于一體的學術話題,從肝癌治療現狀出發,強調了探索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的必要性。隨著治療技術、藥物的更迭發展,
以靶向治療為基礎的新型轉化治療思路、靶向聯合免疫或者介入的機制及策略探索、靶向治療在全程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肝癌圍手術期的治療策略思考、術后高危復發患者以及晚期ICC的治療策略、如何規范晚期肝癌患者靶向治療的應用等都是目前臨床實踐的關注要點。
乳腺癌中日交流專場
下午的乳腺癌專場同樣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中日專家齊聚一堂,共話乳腺癌的最新研究進展及臨床實踐經驗。
本會場共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衛乳當先,法海同行】從乳腺癌內分泌個體化治療策略到化療格局的演變,分別展示托瑞米芬和艾立布林在乳腺癌治療領域的重要價值。
且艾立布林能顯著改善晚期乳腺癌、尤其是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獲益,具有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第二篇章【巔峰對話,公談標準】盤點2019-2020年乳腺癌轉化研究進展,從中、日兩國真實世界研究進一步挖掘艾立布林的應用潛力。
尤其在一線治療方面,未來將探索更多以艾立布林為基礎的治療方案,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優選擇。第三篇章【海蘊生機,探索實踐】圍繞晚期乳腺癌的經典案例展開討論,分享艾立布林的臨床應用經驗。
本次衛材腫瘤高峰論壇聚焦于腫瘤治療發展的中國優勢、治療進展及精準醫學話題,共同探討和推進從藥物研發到臨床實踐的發展,為所有與會專家提供了增進同仁友誼、精進醫術的機會。
本次論壇的成功召開是衛材中國藥業助力我國腫瘤防控事業征程中的重要篇章,未來衛材中國藥業仍將與廣大醫療人士攜手共進,為進一步滿足中國患者的治療需求不斷前行!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